首页 > 文学鉴赏  > 

沉重的翅膀-改革的翅膀,沉重的飞翔

“即日起至 4 月 30 日,今日博客海量小说全场免费”

一九九七年上高中时,初读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沉重的翅膀》。

这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故事的小说,彼时青春懵懂的我对略显枯燥的故事主线并不感冒,只是被莫征和郑圆圆这对普通工人子弟和高官女儿之间的真挚爱情所感动。

时隔二十年,我的人生有了更丰富的经历,我亲历了改革开放对整个中国的影响,当我在一次重读小说《沉重的翅膀》,有了完全不同的收获。

改革是另一场革命。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改革的艰难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改革难,写改革也难。不但改革的事业是在努力摆脱沉重负担的斗争中起飞的,就连描写这种斗争中起飞的过程,也需要坚强的毅力,需要严谨的态度,需要不懈的奋斗。

《沉重的翅膀》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我国高层领导—重工业部正副部长间围绕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展开的“鏖战”为主线,自上而下地表现该部、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及其基层班组的整顿、改革,成功塑造了力主改革的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及其对立面重工业部部长田守诚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了“蚕蛹化蝶、蝉蜕变时的痛苦”这一富有哲理意味的主旨。

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沉重的翅膀》

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作者笔下,上至重工业部的领导班子、机关司局,下到所属制造厂党委、职能处室、生产车间,每一层级都充满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部长田守诚长期混迹官场,老谋深算,善弄权术,只唱高调,不务实际,惯于见风使舵,每一次政治运动中都靠着“灵敏”的嗅觉押宝赌注,节节攀升,心中只有个人权位,唯独没有党性原则。对郑子云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努力,他不仅冷眼旁观,而且处心积虑地找茬子、设套子、使绊子、掺沙子,悉心保养身体而静候多病的郑子云不战自垮,不择手段地把郑子云十二大代表资格“弄下来”。

副部长郑子云年老多病,原本可以选择因循苟且,明哲保身,安心休养,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驱使着他勇敢投入改革,作一名时代的弄潮儿。他坚持党性原则,敢于打破常规,力图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入手,探索一条经济管理改革的新路子。但即便这样一位“当代中国脊梁式的人物”,也有软弱的一面,他受制于养尊处优、自私自利、庸俗不堪的夫人夏竹筠,维持着两人名存实亡的婚姻,也被迫参与了对女儿郑圆圆追求爱情自由的阻挠。

曙光汽车制造厂陈咏明临危受命,在郑子云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压力,大胆学习借鉴日本先进的管理理念,日夜操劳,呕心沥血,让濒临破产的汽车制造厂旧貌换新颜,成为行业学习的标杆。然而他的成绩却被前任厂长、现任重工业部主管局长的宋克心怀嫉妒,视为提拔副部长的最大对手加以排斥,甚至恶意诽谤。

曙光汽车制造厂车工组组长杨小东是一个思想活跃、善于创新的基层班组长,他带领班组的十三名年轻人改进流程、提高工效、激发士气、颇有成效,却因为时髦的穿着打扮、鲜明的思想和个性被车间主任吴国栋、支部书记李瑞林视为一群“刺儿头”,怎么看都不顺眼,创新之举也被认为是花拳绣腿、哗众取宠,不时遭泼冷水。

单身女性叶知秋,是一名坚守职业道德、追求真善美的新闻记者,对郑子云、陈咏明等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干部怀有深厚的崇敬之情,她和在重工业部因敢说真话而被视为“异类”的贺家彬,共同撰写了一篇反映陈咏明事迹的报告文学,引起强烈反响,却被以田守诚为首的利益集团无中生有,小题大做,试图把郑子云等人全都拉下马。

《沉重的翅膀》作者张洁

耐人意味的是,叶知秋的形象似乎就是作者本人的写照,她在那个时代受过的歧视、误解和排斥,跟作者张洁并无二致。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长期沉重的压抑后,文学创作还没能彻底解除思想负担,改变思维定式,当时对这部作品的争议也如对改革事业本身一样不断,恰恰印证了那句“改革难,写改革也难”的评论。

进攻与招架、迈越与受挫、欢欣与忧愤、前进与徘徊……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郑子云、陈咏明们始终面临着“左”倾思想、“两个凡是”、教条主义、庸人哲学、惰性心理、传统意识、世俗观念、封建思想等一切“惯性势力”的严峻挑战,好像被一张“无形的网”所笼罩,他们左冲右突,试图冲破束缚,振翅高飞,却发现自己的翅膀是如此沉重。

但他们始终没有妥协,没有放弃,在旧习惯、旧观念的重重包围中,他们高高举起标新立异的旗帜,义无返顾,一往无前,勇于担当,因为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信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

除了改革与保守的激烈较量,郑子云、田守诚等重要角色与他们的同事、下属、子女、亲人间也无不充满了新旧观念的强烈冲突。这些矛盾冲突,不仅是政治路线上的、经济体制上的,还有社会、文化、习俗上的,本质却是思想上的。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党的十二大召开前,此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然而,“左”倾思想、“两个凡是”、传统观念的残留势力还很强大,郑子云与田守诚的对立,实际上是我国当时力主改革与阻遏改革两种势力较量的缩影,而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则广泛而深刻地展现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作品的结局颇为意外,郑子云突发心肌梗塞,病危住院,生死未卜,无法再当十二大代表,本已绝望的田守诚抖擞精神,再度登台,形势似乎发生了逆转。谁胜谁负,未见分晓。

这样的结局不是改革者的悲剧吗.

不是的。一千零六比二百八十七的十二大代表最终票数对比昭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丧失党性原则、玩弄权术、一心利己的田守诚固然一时得意,终将被时代和人民淘汰。

有人说,这是一部时代色彩太过浓厚的作品,事件格式化、人物脸谱化、语言说教化,它的获奖是逢迎形势的结果,是政治挂帅的产物,读起来味同嚼蜡,文学性不值一提。

这无疑是一种偏见和误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只有厚植于时代,深耕于社会的作品,才会成为真正的经典。

八十年代初,张洁以自己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展现了一副刚刚开启的改革大幕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卷。三十多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

只因为这几十年中国的变化太过巨大,只因为当初的历史太过沉重,当今的读者仅靠纯粹的文学审美,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缺乏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是很难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而这部作品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是当今那些风靡一时的网络文学作品永远不可能拥有的。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这就需要更多优秀的作者去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回答时代课题,反映时代呼声,而改革就是这个时代最有力的脉搏、最重大的使命、最深刻的课题、最强烈的呼声。

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沉重的翅膀》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们或许不是身体力行、笔耕不辍的作家,但在读书时应该有所选择,摒弃浮华,沉下心来,去聆听时代声音。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们或许不是高瞻远瞩、勇立潮头的弄潮儿,但每个人都不可能与改革绝缘,我们应该顺应潮流,紧跟时代步伐,作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对改革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责,对改革者多一些掌声,少一些批评,让改革的翅膀不再沉重,让改革事业自由飞翔。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唯改革创新者胜。

这或许就是读书的真正意义。

话题: 沉重的翅膀

《改革的翅膀,沉重的飞翔》由会员体谅笺书(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