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鉴赏  > 

大义觉迷录-为何乾隆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处决曾静,又禁刊《大义觉迷录》.

大浪淘沙,斗转星移,几度王朝变更,皇权交替,历朝历代都有为皇权争夺而发生的兄弟阋墙、父子刀兵相向的事件,例如千古一帝的唐太宗也有迈不过去的坎—玄武门之变。此外,还有因为民族问题而引发的冲击皇权的事件,离我们最近的莫过于是清朝。

作为满洲贵族统治下的朝代,满汉之间的矛盾也异常突出,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令朝廷统治者头疼不已,而雍正时期的出版的大义觉迷录则是两种矛盾交织的产物,是为雍正正名的有利武器,然而为何乾隆一上台,就把替雍正登基"正名"的《大义觉迷录》禁刊了,这背后隐藏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过往呢.

1:九子夺嫡,雍正胜出

在了解乾隆禁刊大义觉迷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雍正皇帝大力发行大义觉迷录的背景条件。在康熙皇帝晚年时期,由于前太子屡次被废,太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康熙皇帝的儿子们对皇帝宝座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经过一番苦战之后,声名不显四阿哥最终成为了胜利者。

为了巩固皇权,雍正上台之初就对反对势力继续大清洗。据《雍正起居注》当中记载雍正对老对头八阿哥的处置称:"肆行悖乱,干犯法纪,朕虽欲包容宽宥,而国宪具在,亦无可如何,当与诸大臣共正其罪",雍正的做法给当时皇权交替蒙上一层阴影。

2: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

自从清朝立国以来,反清复明运动就没有停止过,而雍正皇帝得位不正的说法在民间颇有市场,给与这些反清复明起兵造反以有利武器,加之本来清朝统治者就是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实行的一些民族政策带有强烈的歧视性质,引起不少汉人的不满。

当时的白莲教、天地会等都是妥妥的反清势力,曾静在《知新录》当中就直截了当的指出:"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抨击当时的雍正皇帝不仅仅出生异族,而且还得位不正。同样的此人的人生经历堪称清朝的一大传奇,与雍正帝合作编写了清朝奇书《大义觉迷录》。

1:曾静反清,痛诉华夷之辩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末期,对于人民的思想控制不可不谓之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清朝初年的吕留良案更是开清朝文字狱之始,牵连人数之广,罪刑之严重实属罕见。

而曾静在求学之时无意当时发现吕留良的著作,对其推崇备至,于是乎到处宣扬反清复明的思想,甚至还鼓动当时的川陕总督岳钟琪造反。

据《清史稿》当中记载,曾静鼓动岳钟琪造反的理由称:"数年以来,谗锺琪者不止谤书一箧,甚且谓锺琪为岳飞裔,欲报宋、金之仇。"之后,曾静被捕入狱,开始了他的"改造"过程。

2:对答雍正,刊行大义觉迷录

曾静被捕后,如实的交代了吕留良著作当中的反清复明思想,雍正皇帝大怒,凡是和吕留良有关的人通通被处以重刑,而让人出乎意料的却是雍正皇帝放过了大逆不道的曾静,让他去全国各地宣讲大义觉迷的过程。

据《大义觉迷录》当中记载曾静的供述称:"全不知食本朝之粟,履本朝之土,食德服畴,以有其身家,育其子孙者数十年,皇恩之当报,而竟无顾忌,相视如仇敌。"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大义觉迷录。

雍正皇帝的做法不仅仅是要给天下人立榜样,而且还要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登基的合理合法性,曾静无疑就是雍正皇帝为自己正名最有力的武器。

3:雍正亡,曾静死,大义觉迷录被禁刊

曾静在有惊无险的渡过了雍正皇帝执政的时期之后,以为自己依旧能够安稳的渡过下一任皇帝的执政期,直到老死,殊不知乾隆皇帝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曾静,当时曾静手中还持有雍正皇帝颁发的免死金牌,谁曾想,无情最是帝王家。

乾隆将曾静及其同伙以凌迟之刑处死,罪名居然是"泄臣民公愤",纵观曾静的所作所为也的确算得上令天下人人"气氛",不管如何一代清朝传奇人物曾静的人生就是落幕。

然而却留给我们一个疑问,为何乾隆皇帝一上台就要迫不及待的将曾静处决,为何又禁刊《大义觉迷录》呢.这背后究竟隐藏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过往呢.

1:乾隆皇帝继位之时,清朝统治已经是牢不可破

清朝作为异族的身份入主中原,一直以来被当时的人特别是汉民所诟病。清朝看似风平浪静的政局之下,隐藏着无数不满清朝统治的暗流。例如康熙年间割据台湾的明郑势力反攻清朝,清朝不得已求和。

据《清史稿》当中记载称:"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之地",郑氏可永据台湾,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纳贡可也,不称臣,不纳贡亦可也。"由此可见,当时清朝的局势危急,虽然康熙皇帝要一平定了这些叛乱,但是不代表反清势力就此完全消失。

雍正皇帝得位不正的说法给这些势力以借口,清朝统治稍有不慎就可能覆灭。而乾隆皇帝继位之时,清朝的国力几乎达到了巅峰之时,国内民生发展,清朝的统治可以说是民心所向,还铸就了中国古代封建历史最后一个盛世"康雍乾盛世"。

据《清史稿》当中记载称:"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於斯为盛。"如此盛世自然不需要曾静这样的人来宣扬清朝统治的合理性,同时雍正去世后也不需要《大义觉迷录》来为雍正皇帝正名。可以说曾静和《大义觉迷录》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2:乾隆为君父遮掩,树立皇室威严

我们先来看看雍正皇帝和曾静共同努力下所撰写的《大义觉迷录》的主要内容,大义觉迷录主要讲述的是雍正皇帝驳斥曾静曾经说过的雍正皇帝的十大罪状,雍正帝一一对其继续便捷,除此之外雍正皇帝还重点讲述了他是如何取得皇位的,并非民间说说的那样是通过阴谋取得的皇位。

据《大义觉迷录》当中记载称:"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雍正皇帝认为将这些事情公之于众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我雍正的过往,自然就不是恶意揣测,弄得天下人心惶惶。

然而这仅仅是雍正皇帝的看法,新继位的乾隆皇帝可不是这么认为的,在乾隆皇帝的眼里大义觉迷录无疑就是将皇家秘史公之于众,让天下人去讨论,这样一来非但达不到澄清事实的目的,反而会越描越黑,皇室威严必然会遭受严重的打击。

因此,乾隆皇帝或许在雍正帝在位时不敢说些什么,但是一朝大权在握,乾隆帝立马除去了曾静这个隐患,同时还禁刊大义觉迷录来达到为雍正皇帝遮掩的目的。

3:杀鸡儆猴,为兴文字狱做铺垫

纵观清朝一代文字狱一直都有,但是真正开始严重起来的就是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乾隆皇帝在位时虽然顶着康雍乾盛世的美名,但是实质上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已经快要走到尽头,而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特务机关等极端的方式来维护摇摇欲坠封建统治。

乾隆皇帝上台之初就禁刊大义觉迷录就表明他的一个态度—大兴文字狱。据有关统计称,乾隆在位期间文字狱曾经高达一百三十余起,牵连无数人,文字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前代。

就连当时位高权重的太子太师沈德潜死后都因为文字狱而不安稳,据《清史稿》当中记载称:"下大学士九卿议,夺德潜赠官,罢祠削谥,仆其墓碑。"由此可见,乾隆皇帝禁大义觉迷录别有深意之处在于兴文字狱。

大义觉迷录绝对堪称是清朝的一部奇书,可以说是一部雍正皇帝自爆过往的奇书,发行天下,但是乾隆皇帝继位后却急不可待的禁刊这本书,各中原因有乾隆得位名正言顺且清朝统治已经是固若金汤。

加之大义觉迷录的刊行对雍正皇帝的声誉和皇室威严有损,最后乾隆皇帝禁刊大义觉迷录还在于向天下人宣告文字狱时代的到来。

话题: 大义觉迷录

《为何乾隆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处决曾静,又禁刊《大义觉迷录》.》由会员岁月说书人(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