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鉴赏  > 

朝花惜拾-匠人 · 谁说“红颜”不长久.她说这个可以有!

  • 话题: 朝花惜拾
  • 2023-11-18 21:52:38
  • 作者:书尽此生

做自己喜欢的事,专注于自我世界的人是幸福的。

有一件唐代佛头,

大概是盗墓者所为,

整个鼻子是缺失的,

后脑也有大大小小的伤痕。

也许是水坑的环境所致,

它的表面也被腐蚀严重,

石质矿物变成松软的粘土矿物,

造成表面的风化解体。

邵琦琦和她的团队先用一种极细粉粒高压喷射,

同时进行回收,

“根据同时期唐代的造像进行鼻部的补缺,

还原其历史原貌,

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恢复它本来的样子。”

用了一年时间,

琦琦终于完成了这个修复项目。

“我家是从商的,

儿时就没有这种(古物修复)氛围。“

但26岁的邵琦琦说自己从小有一颗好古之心。

她爱每件文物,

觉得它们很美,

虽然岁月流逝,

但文物把文化传承下来。

“我对文物很珍惜,

对制作与使用它的人来说,

文物是他们存在过的证据。“

因为这份情怀,

琦琦的第一志愿

报考了中国美院的艺术品鉴赏与修复专业,

被戏称为“学校最冷漠的专业“。

巧合的是,

她考试的那年也是中国美院首次设置这一专业。

大学读到最后一年,

琦琦在教授的带领下,

开始参与修复项目。

传统古美术修复的艺术价值

是认真研究并遵循历史的真相,

还原艺术品的原型。

在琦琦看来,

这不只是在还原,

更是种包容的体现。

古美术修复的内涵价值,

在任何时代都是相通的。

在做传统工艺复原时,

修复者既是在与历史对话,

也是在把当下的思想文化注入对历史的解读中。

“这里面的形貌、精神、文化、韵味

都相互传递、补充,

往往自己也会沉醉其中。“

有时,

琦琦会感觉自己进入了那个时代,

成为了玉簪的佩戴者,

或是瓷器的收藏人,

又或是陶俑的制作者,

甚至很多时候感觉身外都是无声的,

等到完成的时候,

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喜悦感。

她修复过战汉青铜、

青州北魏造像、唐代陶俑、

宋代瓷器等。

或许是出于女人的天性,

琦琦对老银首饰特别着迷,

经常出入收藏品市场。

一次偶然的机会,

她在旧货摊上看见一只蒙灰的点翠簪子,

回到寝室后,

她清理了污渍氧化物,

顿觉震惊,

“世界上竟有如此美物!“

当然老物也多有缺损之处,

这才有了想要修复它们的想法。

那时候,

她把微薄的生活费都贡献给了点翠簪子,

去买各种材料来试验修复,

研究适合点翠的胶配方,

稍有点时间,

就去图书馆找资料了解老银点翠。

古时的中国是没有翡翠的,

很多描写珠宝首饰的诗词里出现的“翠“,

其实都是点翠。

“凌云列岫堆螺髻,出水新荷点翠钿。“

到了唐代,

点翠甚至被制成“翠靥“,

就是把点翠剪成花鸟形制,

贴在面颊眉间,

如诗里的“玉靥翠钿无半点“。

点翠这种已经失传的中国特有的首饰工艺,

随着最近一些宫廷剧的流行,

正被大众渐渐认知,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点翠感兴趣,

迷恋上这抹流传了千年

又无可替代的蓝色。

4年前,

“朝花惜拾“品牌工作室成立。

琦琦在这方天地里找到了自己的寄托,

经常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到凌晨三四点才结束,

“当完成一件作品时,

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每一个过程都要全神贯注,

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对琦琦而言,

这也是一种修行,

“会觉得这是在和古人对话、与美交流。“

一件作品完成时,

琦琦心中仿佛有一块曾无法安置的地方,

成了一片净土。

在这片净土上,

她觉得有这样一个物件,

已足够安放一生了。

在设计制作首饰时,

琦琦认为,

时代在变化,

首饰的款式也在不断更新,

所以做首饰也不能一成不变,

完成仿老,

中国首饰想要主导自己的市场,

必须要有自己的民族强项,

从传统首饰中找灵感,

制作时又要考虑现代人的佩戴习惯。

过去与现在,

老与新,

传统与创新,

其实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

即便是当代制造的新首饰,

百年后也会和现在的老首饰一样属于历史,

但真正有文化有内涵的东西,

经过时间的洗礼,

不管过了多久都会被人记住,

且愈发珍贵。

从未想过从点翠首饰中得到什么好处,

也没什么特别的期待,

琦琦只是单纯喜欢做这件事,

也一并接受它所带来的一切。

“我现在做的事情和百年前的那批匠人一样,

只是从事受传统滋养的审美者的体力活,

致敬伟大的古代匠人。”

在琦琦心中,

真正的匠人,

是把自我关起来,

同时又能积极与外界实现交流,

“既要全身心去创造物件,

在狭小空间中用自己的所有感受给它注入灵魂,

同时人也要做到外放,

需要感知、倾听、融汇,

在重复如一的工作中,

为它注入创新的灵魂,

让它有自已的气质,

有时代的底蕴。”

琦琦对匠人始终心怀钦佩,

希望自己能与这种精神不断贴近,

让自己的作品既有时代之美,

更有匠人之魂。

修复传统点翠这几年,

虽然很辛苦,

但琦琦觉得自己很幸运,

能接触到这么美的首饰,

关于未来,

她希望让更多人知道点翠的美,

让更多传统文化爱好者,

加入对东方美的复苏行动中。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整理 转发请联系 个别素材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话题: 朝花惜拾

《匠人 · 谁说“红颜”不长久.她说这个可以有!》由会员书尽此生(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