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鉴赏  > 

大道无形-《道德经》大道无形,大道无边,道外有道

  • 话题: 大道无形
  • 2023-11-19 10:51:34
  • 作者:南词书妤

人类之所以伟大是在于其思想和文化,而思想和文化的载体就是语言、文字和书籍,社会知识浩瀚无边,各类知识纵横交织,深沉而又繁杂,世人总想览阅一部即全面又渊博,即有道理而又深入人心的著作,还真有!它就是中国两千多年前老子的著作《道德经》。堪称中国文化系统里旷世亘古的精彩传奇。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1]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 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 文106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的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道”与“德”之内涵界定

1、“道”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于“道”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 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时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道”,由道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而其实这个“道”虽然“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听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后面的论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潦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句话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体存在,它幽静无声,广阔无边,无依无靠又长存不改,它就是化育万物的慈母。“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强称它为“道”,命名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质性,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原始动力源,并且它的存在独立而不可丈量,具有无限性。对于“道”这种力量,老子自己是无法给予它确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认为,道只是权宜之称。

道的特性: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道体似虚而实,所以体内蕴含用之不竭的物质和能量,但不会因自满而溢出。老子认为,道体柔而不刚,内部单纯,外部朴素无华,且清澈透明,长存于天地之间。所以道无处不在,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这里的“自然”字面解为自己如此,但是道与自然规律是同一的,也即“国中四大”皆应效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从而保持自身“天长地久”。

老子所处当时西周社会,诸侯各国穷兵黩武,战乱频仍,社会之礼仪伦理已无法恢复,所以老子看透人类社会之所以会纷争不已,都是由于圣人、礼仪、法令、欲望、智慧等有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为社会看中名利、实力、好胜等荣誉,所以天下才会出现资源有限性的占有之争。老子因此提出回归自然,顺应无为而治、清净绝智的自然世界的规律,从而才能守弱胜强,达到小国寡民的平静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2、“德”

“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因此由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转而论述人的行为规范。德与法都是规范社会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两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一,因此上德源自于“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老子认为,上德主张无所事事,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无为”特征,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规范。这种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轻名利,持守清静,戒除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达, 自然无为,同时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下德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需要人实际去实行与推广,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仁义礼智信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没有达致真正无为超脱的上德境界,所以贬之为下德。上德的无为境界与法本身需要国家制定、国家干预以及公之于世的特性相违背,所以法律不过是下德的范畴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与仁、义、礼又有所不同,老子并没有把法纳入到下德的探讨范围之内,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认为,仁义礼是高于法律的,而法律不过是一种治国之器物。

老子之德与孔子之德有区别,同时也不同于“礼”,但是世俗之法与礼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程度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间是合为一体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来是属于“下德”范畴,是属于人为规范的领域,而老子认为,上德表现为无为,即不去考虑德与不德的问题, 反而是最大的德。

林语堂先生评价《道德经》说:“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闪耀”。鲁迅先生这样评价:“不读《道德经》就不知道中国文化,不知道人生真谛”。郭沫若先生说:“《道德经》即是政治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兵书”。德国总理施罗德:“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道德经》对于本人来说,甚爱读,读不懂、悟不透也还是爱读,因为它押韵易读,朗朗上口,不过书读百遍其意自显,老子的“道”太深奥了,深奥得连他自己都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潦呵、独立而不 弊。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所以《道德经》的道是无形大道、无边大道、道外还有道,所以读《道德经》必须要用心悟读。

《道德经》融合了儒学之道,在前秦时代百家争鸣,文化灿烂,老子之所以写出这部著作,最主要的就是他精通百家学问,百家里面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还是儒家文化,但儒家文化里面也有“道”的解读和表达,儒学创始人孔子所说的“道 ”,就是他的后人子思所著的“中庸之道”,强调的是人生修为以及对待世间一切事物的处理方法,“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百家争鸣的发端和主流也就是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子,两家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先驱,同在一个时代,又有着同道的思想,故此才有了孔子问道,孔子说:“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答:“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不难发现老子的道法自然,对孔子的礼、义之道是有重要影响和启迪。

到了宋代于是就有了儒学的升华,明理学也就是道学,把“道”的概念升华为“理”,因此宋代明理学也称为“道学”。一直被后人认为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系。宋明理学的“理”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产生世界万物精神的本源。孟子认为理是人心具有的道德观念,在《善性篇》中提出了“道、理也”的观点。

宋明两代的“心学”又把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融为一体,提出了 “心即理”和“心外无理”的观点,进而成就了心学一脉。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提出了“理者气之理”的学说,认为“理”,指“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即自然规律。也兼容释、道两家的哲学思想,以“理”为“道”。奠定了官方哲学的社会地位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道德经》是哲学之道,追溯到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始终都是各个思想流派间相互交流和借鉴的过程,在不同的学派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作为哲学概念的“道”,就是如此。《道德经》作为中国古典哲学就是老子所说一个字“道”,“道”的哲学概念形成以后,就成为了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一个“道”字来概括了世界的本源和规律。

《道德经》有融合之道,释家佛教是本外来文化,但在中国因它与儒家和道家的融合,故此到至今仍然深入人心,佛家同样讲“道”,其含义是“中道”,是佛家追求的最高真理。道教之道,是以道家之“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尊祖为“天师”。称道家创始人老子为“太上老君”,道教的经典包括《道德经》、《庄子》及《太上感应篇》,道教的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物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它也遵从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家思想。

《道德经》是思维之道。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经历了“百家争鸣”、“儒道三玄”、“宋明理学”、“中西融合”等发展阶段,如今形成儒、道、释相辅相成的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体潜意识。中国文化的精髓之处就在于融合性强,即不丢失自己的文化,而能融合众家文化,取长补短,中西结合,今天在经济、科技各领域的发展,也就是在于思想上的包容性和融合性,“西学东用”也产生了重要的成果。

对中国传统的解读,是要一定汉文化的基本功,近代西方国家正是因为缺乏这点,所以没办法理解,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哪怕再厉害的翻译,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解和学习它,是很难准确翻译出中国古文化著作的,所以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思维是受很大的局限性,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和评价标准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像《道德经》这部著作,对于西方人不太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特殊演绎路径,所以他们总喜欢“妄言”中国没有哲学。

总而言之,先秦时代的儒学到宋明理学,以及道家的哲学观,深远的影响着后世两千多年,后人不断深化、拓展和提升着中国哲学体系的纬度和高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不断彰显出其伟大的社会价值。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民族之幸,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强盛的思想原动力。

话题: 大道无形

《《道德经》大道无形,大道无边,道外有道》由会员南词书妤(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