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鉴赏  > 

大明王朝1587-1587,王朝的叹息一《万历十五年》

文/江竹

公元1587年,万历十五年,看似四海生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是大明王朝渐渐走向衰败,最终坠入深渊。年轻的皇帝开始“无为而治”,不理朝政,首辅张居正离开了5个年头,帝国失去重心,大明第一清官海瑞与世长存,一代名将戚继光将星陨落。

三十年后,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八旗军统领努尔哈赤发难,明兵溃不成军。万历丁亥年的年鉴,实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这本《万历十五年》,名气很大,黄任宇自70年代完成英文版《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我很喜欢黄先生的“大历史”的观点,历史上每一个大的变革都是弱小变动的累积。本书以年代为断点,高瞻远瞩纵跃明代百年,令读者耳目一新,真的特别上瘾。

万历皇帝: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万历皇帝朱翊钧,明代第十三个皇帝,执政48年,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9岁亲政,勤学经书、书法、历史,初登朝堂,临危不惧的高贵仪表给大臣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两位皇太后之外,首辅张居正和“大伴”冯宝成为当时幼小的皇帝最尊敬的老师。1572年—1582年,万历执政前十年,社会可谓百事转苏、欣欣向荣景象,张居正功不可没。

在平常百姓眼中,皇帝乃九五至尊,君临天下,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皇帝却只是权威的象征,实权受制于朝中大臣。万历想要“废长立幼,”册封他心爱女人郑贵妃的皇三子为太子时,遭到了文官们的坚决反对。帝王与大臣之间的这种博弈,实际上,可以看作封建制度与强权意志之间的斗争。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的万历至此“无为而治”,以这种行为向文官集团示威对抗。其实万历的“反常”不是报复,而是痛苦的发泄。1587年起,万历不理朝政达三十余年。

首辅张居正: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

眉目轩朗,长须,“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是世人对张居正的评价。1582年,曾经位高权重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去世仅仅半年,就被控诉欺君毒民、接受贿赂、卖官谋私等罪状,朝野一片哗然。

万历幼年登基,受到元老的排挤,是张居正铁腕出手,坚定维护了皇威。万历即位的初期,国家府库日见充实,边境的外敌也已绝迹,这些都得益于张居正的公心。他十年新政,改革赋税、整理财政,意在于国富兵强。

物有两极,明代是典型的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张居正的“严苛改革”让文官集团实在吃不消,再加上他急功好利,彻底暴露了这一大帝国中央集权过度的不良后果。导致故去后身败名裂,成为历史的悲剧主角。

我们的思考:贤君良臣也扭转不了历史的车轮

“如入火聚,得清凉门”,上至天子,下至臣民,都是腐朽制度的牺牲品。黄先生的书,字里行间总流露出惆怅哀怨,读罢,我的心里也很难受。我们的腐朽制度痼疾已病入膏肓,纵使再有廉洁奉公、精忠报国的贤君良臣,也难以扭转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

正如黄先生所说:皇帝的励精求治,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文官的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改变不了大明帝国已经走到发展尽头的事实。

痛定思痛,时间定格在1587年,作为大明王朝衰败进程中的一个时间节点,从帝王到臣民,谁该对这一段具有转折性的历史负责.

话题: 大明王朝1587

《1587,王朝的叹息一《万历十五年》》由会员丑人多读书(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