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诡谲-人到中年,能容的越多,日子越好过
- 话题: 风云诡谲
- 2023-11-19 17:36:26
- 作者:一纸誓约书
网上有句戳心的话:“中年人的日子兵荒马乱,若不是心宽似海,哪能在满目疮痍的生活中开出一朵花。”
行至中年,难免遭遇风雨洗礼,可能是善妒之人的中伤,无礼之人的偏见,或是突如其来的风云变幻。
只有那些能容的人,才能扛住所有风雨,在一次次的磨砺中,修炼出一颗豁达的心。
人到中年,逐渐领悟到,能容的越多,日子越好过。
容得下别人的风光
古人云:“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
稻盛和夫早年时,就曾遭到这类人的嫉妒和暗算。
那时,他在一家陶瓷厂上班,由于独自开发的新材料获得成功,他被提拔为主任。
部门里有一位老员工,十分眼红稻盛和夫的快速升迁,经常仗着自己资历老,处处跟稻盛和夫作对。
稻盛和夫多次劝告他,可这人变本加厉,不仅自己消极怠工,还怂恿他人偷懒。
无奈之下,稻盛和夫辞退了此人。没想到,这人竟恼羞成怒,带人将他围殴,稻盛和夫被打伤,那人也受到了惩罚。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心生妒忌,通过打压别人,找到内心的平衡。
来源:视觉中国
在他们眼中,幸福不在于自己得到,而在于别人得不到。
嫉妒他人,不仅会暴露自己的狭隘,还会把自己困于痛苦的牢笼。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嫉妒、诋毁、拆台;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欣赏他人。
前段时间,我和朋友参加了一个颁奖典礼。
朋友的同学李硕,被评为“十佳律师”,与会领导为李硕颁奖时,全场掌声雷动,坐在我旁边的朋友,掌声格外持久。
朋友说,她确实佩服李硕,当年她们一起进律所,李硕去年就晋升为高级合伙人,而她拼了十多年,还是个普通律师。
有人说,卓越的人,从不嘲讽普通人的梦想,也从不吝啬对优秀者的掌声。
走过半生,我们或许明白了: 不懂得欣赏别人,也很难让别人认同你;
你若懂得欣赏别人,总有一天,别人也会为你喝彩。
看到别人的风光,不嫉妒、不比较、不争斗,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在自己的赛道上越走越远。
容得下不同的声音
周国平曾说:“一个人如何对待和自己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比他自己持有何种观点,更能反映他的格局。”
面对他人不同的观点,一个人的态度,会反映出他的层次。
层次越高,越能尊重别人的不同。
1997年,陈忠实凭借《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他的好友肖云儒,对《白鹿原》给予了高度评价。
肖云儒说,《白鹿原》是中国长篇小说里,写村社文化、家族文化,写到骨子里的一部小说。
可是,在一次庆功会上,肖云儒却说:“像一切优秀作品一样,《白鹿原》也有它的缺陷。”
面对好友的点评,陈忠实的心情一下子跌入低谷。
来源:视觉中国
后来,他主动约肖云儒一起喝茶,一探究竟:“我心里始终放不下你那句话,你不会无故评论,能不能告诉我其中缘由.”
肖云儒见陈忠实如此诚恳,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部小说探入中国文化比较深,但欠缺国际人类共同的审美标准。”
陈忠实听完,认为言之有理,心里的不愉快也烟消云散。
这样一位文学巨匠,能在不同的声音面前,做到躬身向内,着实令人佩服。
君子和而不同,仁者求同存异。
平时的工作中,我们难免会和同事产生分歧,如果争得面红耳赤,只会让彼此心里都不愉快。
中年以后,我们逐渐明白,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事情也不是非对即错。
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也要允许对方保留自己的观点。
对别人妄加评论,并不能彰显一个人的才华,反而将自己的无知暴露得一览无余。
容纳他人的观点,向外兼容,向内求索,才能不断精进,实现自我超越。
容得下别人的缺点
《谏逐客书》中有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泰山能容得下每块泥土,所以成就了它的高大;江河不拒绝细流的汇入,所以成就了它的深邃。
朋友圈里的一位汽车销售老板欧总,讲了这样一件事。
欧总的汽车销售,一直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与一个姓左的员工有关。
小左很抠门,和同事一起吃饭,从不主动买单。
“一瓶水都舍不得买给顾客喝,太小气了。”店里的同事都这样评价小左。
欧总并没有像其他同事一样排斥他,反而相信他,有做销售的过人之处。
来源:视觉中国
果然,小左没让欧总失望,近几年一直都是销售冠军。
欧总留意过这位销售之王,他每天都在了解产品知识,学习最新的销售技巧。
并且经常与客户建立深度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方案,还追踪每位客户的需求变化,根据数据调整策略。
欧总对小左的包容,不仅得到了员工的一致好评,还增加了店里的收入。
古人言:“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这个世界上,能掌控大局的,往往不是最有能力的那个人,而是能容人的人。
容纳别人的缺点,是对别人的理解和体谅,也是做人的胸怀。
放大别人的缺点,只会让彼此的关系陷入不良循环,你讨厌我,我憎恶你。
与其放大别人的弱点,不如取人之长,容人之短。
当你以宽厚之心,去容人之短时,便能赢得更多人的敬佩与尊重。
容得下世事的无常
曾在一篇文章的评论区,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中年母亲冯佳,原本生活幸福,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个可爱的女儿。
不承想,丈夫有了外心,非要跟她离婚,还不想抚养孩子。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冯佳不得不做起兼职,帮一家超市看店。
当她的日子在父母的帮助下,稍有好转时,又遭遇企业裁员。没有了工作,她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
无奈之下,她选择了送快递,一个女人跻身快递行业,困难可想而知,可她还是坚持了3年。
来源:视觉中国
之后,她在小区门口开了一家早点铺,眼看着她的日子越过越好,幸福近在咫尺,可命运再次露出狰狞面目,她的父亲突然中风了。
好在她母亲身体健康,住在附近的小叔也帮着照顾,一家人才又慢慢缓过来。
人们都说,苦难是生活的底色,走到中年越发明白,谁也逃不过生活的穷追猛打。
睁眼是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医疗;闭眼是房贷车贷,人情世故的打点。
有时候顾得了生活,却顾不上健康,一不小心身体便会亮起红灯。
沉重的压力之下,喊停没资本,躺平没资格。
但无论多难、多不堪,我们都要屏住一口气,用力撑下去。
卢思浩说:“成长的很大一部分是接受,接受分道扬镳,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挫折,接受突如其来的无力感。”
面对命运的刁难,只有坦然接受,逆流而上,才能看到希望。
当你调整好状态,勇敢前行时,便会发现,漆黑的夜空,早已透出一丝微光。
丰子恺说过:“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就小了。”
人到中年,看过世间风云诡谲,历尽人间无数沧桑,最终发现,人活的就是个
心态,心宽才能身安。
心胸越宽,容的东西越多,日子就越好过。
容得下别人的风光,欣赏他人,才能提升自己;
容得下不同的声音,内外兼修,才能完善自己;
容得下别人的缺点,宽厚待人,才能赢得尊重;
容得下生活的无常,勇敢面对,才能迎来光明。
愿你修炼一颗豁达之心,渡世间惊涛骇浪,享生活甜蜜芬芳。
作者:白杨,一个喜聊天,爱讲故事的人。
《人到中年,能容的越多,日子越好过》由会员一纸誓约书(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