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列传-张爱玲爱它多年,鲁迅、胡适高赞,一部写妓女的《海上花》凭什么
- 话题: 海上花列传
- 2023-11-20 19:02:40
- 作者:迷人书生
自古以来,但凡是提到妓女,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嫌弃的神情,那些描写妓女生活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也大都是充满香艳情节。
然而在我国清代,有这样一部描写妓女的小说《海上花》,它深受张爱玲喜爱,并花费多年心血将其翻译成现代版本。
不仅如此,就连鲁迅和胡适这样的大文豪也对其高度赞赏,
《海上花》到底凭什么受到这几位文人骚客的赞誉.它又讲述了清代妓女怎样的生活现状.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部小说的大概情节及原作者韩邦庆的风流故事。
这里所说的《海上花》,全书名称叫《海上花列传》,后来张爱玲翻译改版了一个版本,将其命名为《海上花》。
《海上花列传》的原版作者,名叫韩邦庆,小说主要描写了清末时期上海妓院的生活。
通过妓女与恩客们的故事叙述,刻画了诸多人物的众生之相,同时也折射出那一时期商界、官场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现状。
那么,作者韩邦庆为何要写出这样一本书呢.
这大概与他的生平经历有关。
韩邦庆是清朝人,在清朝光绪皇帝当政期间,年少的他经过数年寒窗苦读考中了秀才,之后被地方官员推选进入国子监读书。
韩邦庆身怀真才实学,本想再努力几年争取进入朝堂为官,然而考了几次之后都没有及第。
无奈之下,韩邦庆另辟蹊径做起了地方官的幕僚,希望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也没混出个名堂来。
后来,韩邦庆迁居到了上海,他的家境原本还算富裕,即便没能入朝为官日子也过得也很阔绰。
然而,到了上海后,韩邦庆无意间染上了鸦片,之后烟瘾越来越大导致家道中落。
从此之后,韩邦庆彻底断了入仕的念头,开始以写作为生。
光绪十八年(1892年)初,他靠一己之力创办了《海上奇书》杂志,虽说是杂志,但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作品。
后来,韩邦庆在友人的介绍下,开始出入上海的各个妓院。在妓院消遣的日子,他发现妓女们的生活与他想象的很不一样。
于是,他便决定,写一部关于妓女的小说,多年后《海上花列传》应运而生。
这部小说情节叙述用的是白话文,人物对话则用苏州方言进行描写,是当时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
在大众的印象中,相比于直白的北方方言,吴侬软语往往是絮叨、婉转的,给人以细腻迂回的感觉。
这样的语言风格和故事情节,令女性作家张爱玲非常喜爱。
要问《海上花》在张爱玲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可以用一本巨著《红楼梦》来做比对。
张爱玲曾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看《红楼梦》,同龄人都觉得红楼梦读来太过晦涩无趣,而她却觉得此书读来非常有意思。
她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有新的体会,对于其中的经典情节她甚至能背下来。
而《海上花列传》在她心目中,就是仅次于《红楼梦》的经典之作,也是方言小说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用她自己的话说:
“《海上花列传》是第一部专写妓院的书,主题其实是禁果的乐园,它填写了百年前人生的一个空白。”
除了张爱玲的至高评价,《海上花列传》还得到了另外两位大文豪的高赞。
在鲁迅看来,这本书属于狭邪小说类,对于这类小说大多数人只要提及,要么是无脑地追捧,要么是一味批判其下流与龌龊。
然而鲁迅却认为,文学就是文学,不应该掺杂着世俗情感去看待文学作品。
因此,他这样评价这本狭邪小说:
“自《海上花列传》出,乃始实写妓家,暴其奸谲”。
“终未有如《海上花列传》之平淡而近自然者。”
这样的评价态度算是非常中肯了,而从这两句评语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于韩邦庆的传神白描功力,也是毫不掩饰地表达了欣赏。
除了鲁迅,另一位对《海上花列传》青眼有加的大文豪,此人便是胡适了。
他曾经这样评价道:
《海上花列传》是吴语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杰作,自它问世之后,苏白的文学才算正式成立。
可以说韩邦庆与他的《海上花列传》,给中国文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希望这些讲吴语的文人,能继续发展日趋成熟的吴语文学。
《海上花列传》的成功,其实不单是作者韩邦庆个人的成功,而是吴语文学运动的成功。
作为胡适的好友,张爱玲得知胡适也如此喜爱这本书,自然是极为高兴的。
后来,张爱玲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她依然保持着对于《海上花列传》的喜爱,甚至产生了将其翻译出来的想法。
1955年2月2日,张爱玲写信给胡适,信中她说道:
“我一直有个愿望,想把《海上花》和《醒世姻缘》翻译成英文版本。
这两本书我都很喜欢,书里对白的语气很难翻译,但也并不是绝对不能译的。”
最终,张爱玲耗时多年,费尽心力将《海上花列传》翻译成了国语和英语两个版本,国语版本就是《海上花》。
那么,海上花到底描写了怎样的故事,它到底凭什么能令中国文学史上的三位名人都称赞不已呢.
这本书从乡下青年赵朴斋,到上海找生意作为故事起点,透过他的视角,我们得以看到百年前上海社会和上海妓院的繁华景象。
全书有主线有支线,主线是赵朴斋、赵二宝兄妹的人生际遇,支线是妓女沈小红、张蕙贞、李漱芳、黄翠凤等人的生活状态。
除了这些主要人物,小说还刻画了官场老爷、商贾富豪、富家子弟等社会群像。
根据作者的描写我们得以了解到,在清朝末年,上海的妓女非常多,妓业可谓空前繁荣。
妓女作为我国古代的一个特殊职业群体,被人们提及时,往往都是下九流的。
然而,上海的妓院,却俨然发展成了一个微型社会,妓女也因此被分为了三六九等。
一般来说,清末上海的妓女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妓女被称之为“长三倌人”,二等妓女被称之为“幺二”,三等妓女似乎没有专属称呼,只有“妓女”这个统称。
在这三个等级中,三等妓女就是下等妓女,她们往往被老鸨要求在妓院门口或者大街上揽客。
一旦客人上门,她们必须无条件地尽心服侍,不能对客人挑三拣四,受了客人的欺负也没人替她们撑腰。
除此之外,她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也很一般,即便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和尊严,也只能混个温饱。
如果违背了老鸨的意志,还要遭到无情的殴打和虐待。
相比之下,一等妓女和二等妓女的身份就比较“尊贵”了,因为她们属于高级妓女,居住和饮食条件都比下等妓女要好很多倍。
一般来说,一等妓女在堕入青楼之前都是那些家道中落的大家闺秀,当然,也有一些有才情的普通人家的姑娘。
这些妓女往往姿色比较出众,还有一两种技艺傍身,稍微打扮一番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仅如此,她们还被刻意包装成了身价不凡的样子,从衣着首饰到胭脂水粉,从日常三餐到生活起居,都像外面的大家闺秀一样高级。
为了衬托她们的身份,老鸨甚至会给她们配置佣人,贴身照顾她们。
而“长三倌人”所居住的房子,是经过高档装修的“书寓”。
在妓院老鸨看来,什么阶层的客人就会找什么阶层的妓女。
因此,前来找“长三倌人”寻乐子的男人,都是非富即贵。
而这些达官贵人们,想要认识一个“长三倌人”,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有熟人引见才行。
在《海上花列传》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
一个从北京来上海的客人高亚白,想在妓院找一个“长三倌人”做相好,但却苦于没有门路。
于是,他在经人指点后,先到“长三倌人”居住的书寓喝茶聊天。
在这个过程中,“长三倌人”会观察他的言行举止。
若是满意,则会答应跟他“出局”,这里所说的“出局”就是陪他外出参加酒局,表演才艺助兴。
由于竞争激烈,这些达官贵人们还得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既要在书寓抛金投银,还要表现得“一心一意”,不能同时追求多个“长三倌人”。
而且一旦“长三倌人”选定了某个客人,那么今后一段时间内,“长三倌人”的衣着首饰、饮食花销、仆人工资都要由客人支付。
因此,如果不是大富大贵家庭出身的老爷或公子哥,一般是不敢去招惹“长三倌人”的。
再来说说二等妓女“幺二”,“幺二”的身份要比“长三倌人”低很多,她们住的地方一般较小,大致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单间。
有些妓院规格相对较低,也会让“幺二”们挤在一个堂子里。
她们能伺候的客人,一般都是“长三倌人”不愿接待的,或者出不起高价的。
比如,一些有点小钱的公子哥、一些小富的商人等。
“幺二”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妓女群体,她们比下等妓女的日子要好过很多,但她们也常常羡慕“长三倌人”的待遇。
为此,一些“幺二”会极力提升自己,学习多种技艺傍身,以求有朝一日能够升级为“长三倌人”,进而过上奢华的日子。
单单是妓女的等级,就有这么多的讲究,可见当时上海的妓业有多么繁荣。
而作者韩邦庆之所以能将这些行规描写的如此清晰,与他本人常年混迹在妓院脱不了干系。
根据他后来在别的文章中回忆,他当时大部分稿费,都花在了妓院里,不过以他的经济状况也只能找“幺二”这个级别的妓女。
那么,他笔下这些不同等级的妓女,又经历怎样的人生际遇和爱恨情仇呢.
我们不妨以他花费笔墨最多的沈小红、黄翠凤、李漱芳三人来分析下。
先来说说黄翠凤。
黄翠凤是个非常聪慧的女子,心思缜密而又狠辣。
小说中,黄翠凤曾经与一个名叫罗子富的客人相好过一段时间,尽管罗子富对她极尽呵护,为她大把地花钱,但她却始终没有真正动心。
她深知两性之间的吸引,往往都是短暂的,只有钱财才是最可靠的、
为此,她利用罗子富对她的宠爱,狠狠敲诈了罗子富一笔巨款。
而她后来则用这笔钱替自己赎了身,从此成为了一个自由人。
在当时看来,黄翠凤未免太过无情狠心,不仅玩弄了罗子富的感情,还敲诈了他一大笔钱。
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黄翠凤其实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子。
她沦落风尘本就是身不由己,罗子富之所以愿意为他一掷千金,不过是看重她的年轻美貌。
说到底,罗子富只不过是一个嫖客,她怎能将自己的后半生托付给一个嫖客呢.
再来说说沈小红。
沈小红是一个刁蛮开放、不拘一格的女子。
她也有一个相好名叫王莲生,起初,王莲生对她可谓极尽深情,与她欢好了将近五年。
在二人感情最火热的时候,王莲生曾经提出要为她赎身,将她纳为小妾。
按理说,妓女能够嫁给大户人家做小妾,那也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了。
可沈小红向来无拘无束,不愿被婚姻和宅院捆绑,便拒绝了王莲生。
后来,沈小红渐渐年长,容貌也不似从前那样娇艳了,王莲生便对其心生厌倦,转而移情到了一位更年轻的妓女身上。
有一次,王莲生正与这个年轻妓女调情,却被沈小红意外撞见了。
沈小红恼怒不已,便对这两人一顿殴打,王莲生因为理亏也就没有还手。
有意思的是,沈小红为人非常“双标”,她虽然恼怒王莲生对感情不忠,但却不会对自己的不忠行为感到愧疚。
因为在她骨子里,她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女子,也不愿为了某一个男人选择“从一而终”,在她看来,女性有选择伴侣的自由。
因此在她与“金主”们保持短暂交往关系的期间,也会与其他心仪的男子发展两性关系,一切只图自己快活。
或许这就是她拒绝被任何一位“金主”赎身,成为豪门妾室的理由。
最后,再来说说李漱芳。
李漱芳其实是妓院老鸨的女儿,性格沉稳内敛,有点小心计。
在母亲的培养下,李漱芳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长三倌人”。
在小说中,李漱芳的相好是陶玉甫。
不同于其他男子流连于烟花柳巷,只是为了逢场作戏,陶玉甫倒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
李漱芳自从跟了陶玉甫后,两人的感情一直很稳定,陶玉甫甚至有意要将她娶进家门,奈何陶家乃书香门第,根本无法接受这样一位儿媳。
虽然陶玉甫没有办法把李漱芳娶进家门,但在平日里却像呵护妻子一样,呵护着李漱芳。
李漱芳见惯了烟花之地那些油滑风流的男人,面对这样一个对自己宠爱而又钟情的男人,自然是感动不已,便同样回馈以真情真心。
不过李漱芳的命不好,年纪轻轻就不幸染上了疾病,到后来只能整日躺在病榻上吊着一口气。
陶玉甫不忍心爱之人受苦,常常在病榻前照顾李漱芳,但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李漱芳的生命。临终之前,李漱芳或许是为了不让陶玉甫为自己过度伤心,便将另一个与她关系交好的年轻妓女,托付给了陶玉甫。
相比于沈小红和黄翠凤,李漱芳更符合“封建”传统女性的性格特质。
因此,对于她的最终归宿,总体来说还是很幸运的。
在《海上花列传》整部小说中,虽然作者的笔墨大多用于描写妓女与恩客之间的爱恨情仇,但却没有刻意描述情色与肉欲。
在他的笔触下,妓院里既有情深义重、生离死别的真情,又有逢场作戏、始乱终弃的假意,这与普通人群的爱恨情仇并无二致。
而小说中的那些妓女,在并不光彩的“职业”面具下,也不过是一个个性格鲜明的普通女性。
既不刻意丑化妓女,也不为她们辩解申诉,只是据实描绘她们的人生,这大概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
《张爱玲爱它多年,鲁迅、胡适高赞,一部写妓女的《海上花》凭什么》由会员迷人书生(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