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辅-徐阶:大明官场的绝顶高手,经历三次生死,终于成为内阁首辅
- 话题: 大明首辅
- 2023-11-20 19:07:38
- 作者:诗书簪缨
徐阶是明代中期的一位名臣,他从探花出身,历经坎坷,终于成为内阁首辅,是大明王朝的重要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经三次面临生死考验,却都能化险为夷,最终功成名就。
第一次生死:坠崖
徐阶出生于浙江宣平县,他的父亲徐黼是一位清廉的地方官员,他的母亲顾氏是徐黼的第三位妻子。
徐阶从小就聪明好学,他的父亲很重视他的教育,曾经请了多位名师来教导他。徐阶一岁时就曾经意外坠井,幸好被及时救出,这是他的第一次生死经历。
正德二年(1507年),徐阶随父回乡,途经括苍岭,又发生了第二次生死经历。他不小心从马背上掉下悬崖,众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但是他的衣服却被树枝挂住,他从容地下了树,毫发无伤。这件事让徐阶的父母和众人都感到惊异,也让徐阶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不凡。
第二次生死:贬官
徐阶十五岁时考中秀才,十八岁时考中举人,二十一岁时考中进士,一举成为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
他的才华得到了杨廷和等大臣的赞赏,也得到了聂豹等阳明学派的教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曾经参与修订《大明会典》《祀仪成典》等书,表现出了卓越的学识和能力。
但是,他的正直和坚持也给他带来了麻烦。嘉靖九年(1530年),内阁首辅张璁提出了改变文庙祭祀的建议,主张将孔子像改为木制神主,将孔子的封号改为先贤先儒等。徐阶认为这是对孔子的不敬,于是上疏反对张璁的主张,主张沿用旧制。
张璁是嘉靖帝的宠臣,他对徐阶的反对感到愤怒,于是在朝房斥责徐阶,徐阶则正色力辩。嘉靖帝偏袒张璁,贬徐阶为福建延平府推官,这是他的第二次生死经历。据说嘉靖帝还在南京国子监的柱子上写下了“徐阶小人,永不叙用”的八个字,表明了他对徐阶的厌恶。
徐阶被贬后,没有气馁,而是以此为戒,培养了自己的谨慎和稳健。
他在延平府任职时,不仅认真审理民间诉讼,更以礼义教化百姓,毁淫祠,创社学,亲写宋儒箴铭作为里塾蒙训。他还改革输银法,减少胥吏的舞弊,平定了尤溪盗贼。
他后来又在浙江、江西等地担任督学,推广阳明心学,教导诸生。嘉靖十八年(1539年),张璁去世,徐阶的仕途中的一个绊脚石由此消失。
他被召回京师,历任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等职,一步步升迁,显示出了他的政治才能。
第三次生死:庚戌之变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徐阶升任礼部尚书,兼掌翰林院事
他上任后,就遇到了太子朱载壡的行冠礼和夭折的事件。徐阶请求建储,嘉靖帝对此不满,将其疏留中不发。
但是,嘉靖帝也注意到徐阶办事勤快,而且徐阶所撰的青词(斋词)让他满意,于是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二十四日起命徐阶入直西苑无逸殿,赐饭食及飞鱼服,侍奉他左右。
徐阶在无逸殿中,不仅要撰写青词,还要处理各种政务,他以其忠诚和能干,赢得了嘉靖帝的信任和重用。
他在内阁中,曾经设讲会于京师灵济宫,使欧阳德、聂豹、程文德分主之,对传播阳明心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也曾经辑录岳飞遗文,使之得以流传于世,这是他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庚戌之变。
这是一场由宦官刘瑾发动的针对嘉靖帝和内阁大臣的政变,刘瑾率领一千多名亲信士兵,从西苑出发,向内城进攻,意图杀死嘉靖帝和内阁首辅严嵩等人,夺取政权。
徐阶当时正在无逸殿中,听到动静,立即上前保护嘉靖帝,嘉靖帝也随即拿起一把剑,与徐阶并肩作战,抵挡刘瑾的攻击。徐阶身中数刀,鲜血淋漓,却仍然不退不让,保护嘉靖帝的安全。刘瑾见无法得逞,便率领士兵撤退,逃回西苑。这是徐阶的第三次生死经历,也是他最为英勇的一次。
庚戌之变后,嘉靖帝对徐阶更加敬重,赐给他金银珠宝,封他为太子太保,授予他内阁首辅的职务。
徐阶担任内阁首辅后,力主清理刘瑾的余党,整顿朝纲,推荐贤能,改革税制,抵御外患,为明代中期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与张居正、高拱等人合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后来的万历新政奠定了基础。
他也与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合作,加强了边防的建设,抵抗了蒙古、倭寇等外敌的侵扰。他还与徐渭、李梦阳等人合作,促进了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为明代中后期的文学和思想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徐阶的一生,可以说是大明官场的绝顶高手,他经历了三次生死,终于成为内阁首辅,是明代中期的一代名臣。他的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都非常高,他不仅为明代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明代的文化和思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历史人物。
《徐阶:大明官场的绝顶高手,经历三次生死,终于成为内阁首辅》由会员诗书簪缨(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