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鉴赏  > 

白色死神-二战狙击手榜一大哥,总击杀705人,名副其实的“白色死神”

  • 话题: 白色死神
  • 2023-11-20 19:20:07
  • 作者:忘了书写

在二战期间最强狙击手的排行榜上,有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击杀记录的前十名中,有九位都是苏联人,但榜一的大哥却是一位芬兰人。更令人惊讶的是,倒在这位芬兰枪口下的亡魂几乎都是苏联人。

这位狙击手参加战斗时已经33岁,身高仅一米五二。他踩着滑板,穿着雪地与彩服,手持一杆没有瞄准镜的步枪,硬是在四个月内击杀了542名敌军。更是创下了一天击杀25名敌军的记录,被人们称为“白色死神”。他就是西蒙·海耶,一个在人类狙击史上被封神的男人。

西蒙·海耶为何从不佩戴瞄准镜》又如何打下神话一般的战绩.这还要从斯大林和希特勒的一纸条约说起。

上世纪初,欧洲大地上两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他们就是苏联和德国。

1939年8月2日,斯大林接到了希特勒打来的电话,希望苏德两国能派出代表进行会谈。

此时的苏联和德国都是英法等老牌西方国家的假想敌,斯大林慎重考虑后,接受了希特勒的建议,并在同年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德国一同瓜分波兰。

斯大林始终提防希特勒,想利用芬兰领土为未来的战争做好准备,随即以领土和边境纷争为由对芬兰开战。这是那个时代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史称冬季战争。

对于这场战争的估计,苏联领导人始终保持着高度乐观的态度。赫鲁晓夫在后来回忆中提到,“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服从,再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放一枪,芬兰人就会举手投降,我们就是这样想的。”

西蒙·海耶的祖国芬兰,国土面积仅38万平方公里,与我国云南省相当,人口440多万,不到我国上海人口的1/5。而那时苏联国土面积2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多达1.6亿,工业产值更是占全世界的10%,仅次于美国。

1939年秋季,苏联列宁格勒军区进行了战争紧急准备。几个月的时间里,苏军在芬兰边境集结了四个集团军、18个步兵师,共30多万人的兵力,其中还包括了一个坦克军、四个坦克旅的机械装甲部队和800多架战机的空军部队。

面对大军压境,仅有12.7万陆军的芬兰不得不发出家园保卫战动员,人民爆发出了空前的战斗热情,短短几个月就扩充了30万预备役、10万民兵和10万妇女服务队。

当时的西蒙·海耶已经33岁,退伍后一直在家务农并狩猎,正在院中拿着锄头做农活的他,受到了祖国的号召,随即扔下了锄头,挎上了芬兰刀和一把莫辛纳甘步枪,就加入了这场战争。

西蒙·海耶从小就经常在野外狩猎,家中摆满了射击比赛的奖杯,但真正进行狙击手训练还是在冬季战争之前。据训练营的塔皮奥少校回忆,西蒙·海耶那时的射击习惯是将一只手套垫在步枪下方,射击150米以外的物体,误差不大于一米。他曾在一分钟内16次击中150米外的枪靶。他使用的是一把没有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栓动步枪。

莫西纳杆是最早的无烟发射药军用步枪之一,因枪声清脆如水滴,在我国常被称为水连珠。它的射速虽不及英军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做工也不及德国的98K毛瑟步枪。优点是性能可靠,不需要太多维护,非常适合艰苦的游击战争。

那时的芬兰正值冬季,气温介于零下20度到零下40度,西蒙·海耶就穿着一身白色迷彩服在雪地作战。西蒙·海耶从不装配瞄准镜,原因有三点:

一、镜片反光,容易暴露自身位置,二、瞄准镜容易被冰雪遮盖,影响射击,三、使用机瞄,身子可以浮得更低。

在冬季战争前期,芬兰人民虽然有着很强的战斗热情,但仍无法弥补装备和战术的缺陷,苏军动用了超过2000辆坦克,而芬兰只有32辆一战时的老爷车坦克,后来又从英国订购了12辆,飞机也仅有100余架。

苏联大军对芬兰展开了全境轰炸,并从八个方向大举进攻芬兰,芬兰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眼看就要国破家亡,芬兰曼纳海姆元帅在危难之时,看出了苏军的巨大破绽。

当时的苏联军队经历了斯大林大清洗,军队中缺乏优秀的指挥官,连长管着一个团,团长管着一个军的现象比比皆是。斯大林对苏联北方军队缺乏信任,所以这次战争参战的士兵,大多是斯大林老家较为温暖的高加索地区抽调而来的。

这些士兵无法忍受北欧的寒冷天气,对寒冷天气的装备维护工作也毫无经验,经常出现枪械和坦克被冻住的情况。

更离谱的是,有恃无恐的苏联军队中,士兵和坦克居然都是清一色的棕褐色,在雪地里简直就是活靶子。

曼纳海姆元帅建立了一条抵御苏军的“曼纳海姆防线”,并将芬兰军队化整为零,分散到了苏军后方,这套战术被称为“柴堆”战术。

“柴堆”战术是将苏军想象成森林,砍伐后摆成一个个柴堆,再一一烧掉。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侦察敌情,将苏军引诱到一个相对封闭的作战区域。芬兰士兵会踩着滑雪板从四处冲向苏军军营,使用枪械和燃烧瓶对苏军军营发动攻击,主要击杀军官,将苏军分散成一个个小集群,最后芬兰战士对防守最弱的柴堆发起攻击,中间的敌军逐渐失去支援,只能被芬兰战士收割。

利用这套战术,芬兰在12月的防御战中仅损失了900名士兵,就歼灭了27500名苏军,俘虏了1300人,战损比超过了1 : 30。这其中最强的芬兰战士当属西蒙·海耶。

他每晚会去研究地形,并寻找最合适的射击地点。第二天仅带够一天使用的子弹和干粮前往几个狙击点。他会在身体前方堆积雪堆,并用水浇湿,这样射击时就不会溅起雪花。

他还常常在口中含着一口雪,防止呼吸时产生雾气,还擅长利用爆炸声、烟雾等战场环境来掩盖自己的行动。

就这样,他逐渐练成了150米内弹无虚发的射击水平,在98天的战斗中击杀了542名敌人,最佳成绩是一天击毙25名苏军。

不仅如此,西蒙·海耶还用冲锋枪击毙了100多人,总杀敌人数提升到了705人。他还在战争期间创下过700米的击杀距离。

当时的苏军士兵并不知道西蒙·海耶是谁,只知道晚上离火堆远一点,以免暴露。可那位“神枪手”居然慢慢学会了击杀黑夜中的敌人。很多苏军士兵甚至宁愿坐在火边暖暖身子,哪怕被打死,也不愿在雪堆里心惊胆战的受冻。

这种恐惧心理让苏联士兵宛如身在地狱。消息传回苏联,为西蒙·海耶取了“白色死神”的绰号,苏联军方也开始使出各种杀手锏,想将这位“白色死神”送去跟真正的死神见面。

在冬季战争后期,苏联人为了消灭这位神秘的“白色死神”,派出了一支军队前往侦查,结果遭遇团灭。有一次,西蒙·海耶击杀了一名敌方狙击手,也暴露了自身位置。苏联士兵使用迫击炮对他轰炸,但都未能伤到西蒙·海耶一根汗毛,苏军恼羞成怒,甚至对他实行了三次空袭,西蒙·海耶凭借高超的隐蔽技术依然安全无恙。

在苏军针对西蒙·海耶的行动中,最好的成绩是在一次榴弹炮轰炸中,剧烈的爆炸撕裂了他后背的大衣,但他只受到了轻微的擦伤。

1940年3月6日,这位传奇的“白色死神”终于在一次意外中受伤了。那是一近距离的突击战,他与战友们一同冲向苏军,一名走运的苏军士兵一枪击中了西蒙·海耶的下颚,子弹穿过了他的脸颊。当时击中西蒙海里的子弹是一枚达姆弹又被称为“恶魔的子弹”,因为其过于残忍,在1899年的海牙国际会议中被列为禁用武器。

这种子弹的弹头分为多个小弹,由质地柔软的铅凝聚在一起,当射入人体后,会迅速分散成多个弹片,在人体中扩张、旋转,造成难以修复的巨大伤口。

据救起西蒙·海耶的战友描述,西蒙·海耶躺下的地方血肉模糊,他的半个脑袋消失了,这是一个每天都在和死神做交易的男人,死神又怎忍心带走他.

他被送往战地医院,医生从他的髋关节取出骨骼进行移植,一共开了26刀。令人没想到的是,西蒙·海耶仅仅一周就苏醒了过来,还告诉身边的人,在他被击中时,他毅然拾起步枪,干掉了那个射击他的敌人。

在他苏醒当天,芬兰终于无力抵抗,不得不与苏联割地求和,签订了《莫斯科和平协定》。苏联人也并不为战争的胜利而喜悦,他们常说,我们得到的土地刚刚够,埋葬我们失去的兄弟。

战后,曼达海姆元帅将西蒙·海耶从一等兵直接晋升为少尉,成为了芬兰军史上晋升最快的军人。他还获得了五块勋章,成为了保卫芬兰的民族英雄。《赫尔辛基日报》曾采访西蒙·海耶,“你是否对那些天下亡魂感到内疚.”

他回答,“我只不过是尽责做到交付给我的事,打仗不是一次愉快的体验,但如果我们不上战场,谁来保护这片土地.”

二战结束后,西蒙·海耶的故乡邻居送给他一座农场,他放下了步枪,成为了优秀的驼鹿猎人和育犬专家。

2000年,西蒙·海耶住进了芬兰哈米纳的退伍军人护理之家,并加入了残疾退伍军人协会。

两年后,96岁高龄的西蒙·海耶在护理之家逝世,芬兰为他修建了一座博物馆,来缅怀他的人络绎不绝。

西蒙·海耶的事迹已传遍全球,常常出现在影视文学作品中。

在2017年开始连载的漫画《终末的女武神》中,西蒙·海耶与其他12名人类参加与神的决斗,用那杆莫辛纳甘步枪击败了北欧神王奥丁。

战争永远都是人类历史之痛,但每一个保卫祖国的英雄都应该被尊重。

话题: 白色死神

《二战狙击手榜一大哥,总击杀705人,名副其实的“白色死神”》由会员忘了书写(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