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鉴赏  > 

大明王朝1587-大明王朝1587(一)

第一章 被遗弃的婴儿

嘉靖三十年的冬至,望着夫人周氏端上来的热气腾腾的饺子,李伟神情显露出些许不自然。正值隆冬时节,细心的周氏看到官人额头上竟有豆大的汗珠,便问道:“夫君可有心事.今日的饺子不正是你最爱吃的鸭肉馅吗.”李伟擦了擦额头,说道:“没,没什么,只是最近肝火较旺,我出去走走,你和彩凤先吃罢”。说完便披上长衣向外走去,周氏向来贤惠,不便说什么,便唤彩凤从竹马背上起下吃饭。

沿着河岸走了约莫十里,李伟到了一处庵堂,叫住正在扫地的看门女尼问:“请问师傅,巧儿现在何处.”看门女尼头也不抬,低语道:“施主说的可是师太的爱徒金巧.”“正是!正是!”“唉,师太终究于心不忍,已经吩咐了前村的王稳婆到来去静堂接生,如若顺利,此时巧妹应该诞下一子了,李居士,你问这个做什么.。”李伟不答话,越过门槛向静堂奔去,他心中十分复杂,但无论如何他要先见到巧儿。

李伟撞开门,看到躺在舍床上虚弱的巧儿,便不顾旁人直奔床前,关切地呼唤巧儿,巧儿看到情郎到来,苍白的脸颊里挤出一丝微笑,应道:“我,我没事了,只是孩子,孩子。”金巧本就瘦弱,经此生产本就累的奄奄一息,鼓出力气应答情郎后便沉沉地睡去了。与此同时,李伟终于注意到师太正怒目圆睁地盯着他。

“巧儿死活不肯说出口的人竟是你,李居士,你这有家室的人竟会做出这种事。”听到师太的诘问,李伟不想解释,只是关切一件事,“孩子呢,我和巧儿的孩子呢.”“你是说那孽畜.已被我差人投入河中了!”听到这句话,李伟怒喝:“师太佛门中人,怎会如此恶毒.”说完便抄起椅子向师太砸去,师太一闪,椅子砸中静堂花坛上方的佛龛,佛龛应声倒地,飘落出一笺粉帛,众人被这笺粉帛吸引了目光,师太让身旁小尼捡起,正欲端念帛中内容时,李伟脸涨得通红,摆手说不要念了。

原来这正是李伟和巧儿的定情信物,李伟和巧儿小时便已相识,青梅竹马,可长大后,一为陌上村夫,一为庵中女尼,两人不能正大光明在一起,只能如此偷偷觅情。就在这众人惊愕的片刻,李伟已然回过神,他已懂得师太将孩子投入河中的缘故,只有这样才能保得两全,否则东窗事发,自家必会因此闹的鸡犬不宁,他心中同样爱护着对家中周氏和小彩云,但他也知道若是继续同巧儿偷偷缠绵,巧儿也会因此受苦。思量片刻,双膝软向师太,说道:“师太如此这般,李伟明白了,从此我与金巧儿两断,只是有两个请求,一是望师太保守秘密,不要让他人知晓我与巧儿的事,二是希望师太能善待巧儿”。”

“我老尼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见李伟如此态度,师太的脸色也缓和下来,“居士放心,你说的两件事老尼答应,可你今生不可与巧儿相会”。说完此话,师太目光斜向身旁弟子,弟子心领神会,向李伟摆手:“居士请回吧”。李伟不舍地望向巧儿,顿了顿,决然地向家中方向走去。舍床上的巧儿昏迷中隐约听得了大概,泪眼婆娑,可她亦是无可奈何。

这婴儿体薄,顺着河水飘了约莫二十里,水势缓了下来。一个垂钓老汉注意到了河上似有一物,吹起口哨招呼黄犬,黄犬游入水中将婴儿驮了过来,老汉一惊,检视一番发现婴儿未死,心想:“老汉我和你一样都是这苦命人啊,老天爷让我把你救起,能不能成活就看你的造化了。”于是收起渔具回到家中。

话题: 大明王朝1587

《大明王朝1587(一)》由会员悲欢书几行(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