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鉴赏  > 

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好的英语:反套路英语写作》教你如何打破

依稀记得,自己在大学时英语过了四级后就放飞自我,跟着外教用寒碜的英语交流,但是很奇怪的是她竟然听得懂。后来发现她写英文的时候,很多的语法竟然与我学习的很不一样,应该说,是没有什么语法。

“为什么必须一成不变地遵守语法.表达清楚就OK啦!”

尽管外教不是纯正的英国人,但是她却让我知道,原来英语的学习有些规则是可以打破的。在后来的日子里,因为在中国进行英语考试囊括了很多所谓必须的语法,搞得我晕头转向,于是我与英语渐行渐远,除了口语讲一些基本的,因为没有太多的规则。

到了自己做老师,看到一个现象:面对越来越多的单词,枯燥无味的语法知识,越来越多的孩子讨厌英语,“反正我以后不出国”也成为了他们不学习英语的借口。

只是,面对全球化的大趋势,有谁能够笃定自己一辈子完全不接触英语、不去应对外文环境呢!包括我,尽管不是英语老师,但总是被孩子们问到英语的问题。

翻开《好的英语:反套路英语写作》,我发现书中详尽介绍了英语的使用规范,并分享了从编辑实践中发现的写作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让文字言简意赅、文章变得更好的神奇小窍门。

作者本杰明·德雷尔是兰登书屋的副总裁、执行管理编辑和文案主管,负责迈克尔.夏邦、埃德蒙.莫里斯等多位作家的书籍,编辑过数百本书。在三十年多年编辑中,他积累了大量解决作家们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帮助无数写作者提升了写作水平。

看到第二章《规则和不算规则的规则》,我很赞同作者的那句话:我喜欢讲规则,可我也欣赏“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这个观念。但我得赶紧补充一句—打破规则的前提是你已经掌握了规则。

作者回答的问题很细碎,很广泛,广泛到让人惊讶,原来现在还有人犯这样的写作问题。尤其是三大陈规和七小陈规的“叨嗑”,细细地看着会让人豁然开朗,原来英语可以这样不遵守语法表述的。

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列举一下本杰明·德雷尔总结的几个写作注意事项。

第一,三大陈规

1. and和but不能放在句首

以and和but作为开头是可以的,因为有的大作家也会经常这么用。

如果你用and和but开头的话,并没有让你的表达更有力的话,还频繁使用,会让读者感到疲乏,还不如别用。改用逗号或者分号让上下连贯起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2. 不要用分裂不定式

所谓“分裂不定式”,是指在“to+动词”结构中插入一个副词。

比如《星际迷航》中“to 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勇敢航向前人未至之地)。

这种表达方式不讨喜。

3. 句子结尾不要是介词

一个句子好不容易要结束了,末尾却用了一个介词,语气就会比正常句子弱一些。

比如:“What did you do that for.”(你那样做是因为.)

不如改为“Why did you do that.”(你为什么那样做.),会更干脆利落。

第二,七小陈规

1.正式文章中不可以用缩约形式。

2.避免使用被动语态。

3.残缺句不好。本杰明·德雷尔以自己最钟爱的《荒凉山庄》小说的英文开头为例子,说明残缺句在小说中运用得当是可以引人入胜的。

4.描述一个人时必须用who。作者认为描述一个人时可以用that例如the man that go away(逃脱的人),描述一个事物也可以用who,例如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一个成熟的想法)。

5.none是单数形式,而且,该死,只能是单数形式。作者认为,如果强调的是群体感受或行为,后面同样可以用复数形式。例如none of us copy editors are going to stop you from doing that。

6.whether 永远不能和or not 一起出现。

7.列举事物时一定不要用like。很多时候“例如”在英语语法中都是必须为such as,不能用like,但是作者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个站不住脚的规矩是在二十世纪中叶才冒出来的,没有什么牢固的根基,such as 和like,喜欢用哪个就用哪个。

作者对以上的陈规都不太注重,反而认为只要读得舒服让人理解不需要回读,那就可以了。

此外,作者还列举了文稿翻译中频繁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包括标点和语法的使用、易混淆单词的辨析、棘手的同音异义词、英语语言雷区和怪癖。无论是想了解英语这门语言,还是想精进自己的英语写作技能,抑或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反套路英语写作》都值得入股。

《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好的英语:反套路英语写作》教你如何打破》由会员遥传暮云书(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