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鉴赏  > 

大唐玄奘-为什么国学大师季羡林评价玄奘会拍马屁

  • 话题: 大唐玄奘
  • 2023-11-18 01:55:46
  • 作者:戚时问安书

深通世故的玄奘相信,“不依国主,则法事不立”。

· 于是在他抵达大唐疆域的第一时间就急不可待地上书向唐太宗报告了自己西行归来的事情。

· 玄奘回到长安后第一件事是用一年的时间首先写成了《大唐西域记》,献给唐太宗。

· 玄奘依靠他灵敏的政治嗅觉,把“圣颂”这件事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一次次上表拍皇帝马屁,甚至公主结婚生孩子,玄奘也会写圣颂文章、送贵重礼物,不断拉近皇家与佛教的关系。—季羡林

国学大师季羡林,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曾经说过:“玄奘会唐太宗拍马屁。”这句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那么,季羡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玄奘和唐太宗的背景。玄奘,唐朝时期的著名高僧,被誉为“佛教的传播者”,他的西行取经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唐太宗,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季羡林的这句话,主要是对玄奘在唐太宗面前的行为的评价。据《旧唐书》记载,玄奘在唐太宗面前,常常表现出极度的恭敬和顺从,甚至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也会迎合唐太宗的意愿。这种行为,被季羡林解读为“拍马屁”。

然而,这种解读并不是贬低玄奘,而是对他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季羡林认为,玄奘的这种表现,是他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采取的一种策略。他的目标是弘扬佛教,而唐太宗则是他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支持者。因此,他在唐太宗面前表现出恭敬和顺从,是为了获得唐太宗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季羡林的这种评价,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入的理解和解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权威,顺应时势,是一种重要的处世哲学。玄奘的这种行为,正是这种哲学的体现。

总的来说,季羡林的这句话,是对玄奘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行为的评价,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入的理解和解读。他通过这句话,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所处的复杂的历史环境。这也是季羡林作为一位国学大师的独特之处,他能够深入到历史的深处,揭示出历史的真实面貌。

话题: 大唐玄奘

《为什么国学大师季羡林评价玄奘会拍马屁》由会员戚时问安书(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