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鉴赏  > 

不情之请-1993年,杨虎城之妻在临终前有个“不情之请”,政府:破例批准

  • 话题: 不情之请
  • 2023-11-18 01:56:58
  • 作者:恶世书生

1953年,陕西人民政府收到一个不情之请。

“我这辈子没有别的要求,请您看在我为国家培养了那么多人才的份上,在我死之后,把我的骨灰放在我丈夫身边吧!”

如此简单的要求,政府却犯了难,只因她和丈夫两人都不是普通人。

她的丈夫是革命烈士杨虎城,1949年被国民党杀害于戴公祠,后来被党中央安葬在烈士陵园,而发出这个请求的人则是爱国人士张蕙兰,她在战争时期为和平东奔西走,为此还举办了不少和谈会,保护许多革命人士。

不过,当地政府几天后便做出了决定。

“允许张蕙兰女士百年后安葬于杨烈士墓旁,他们这辈子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多贡献,这个特权是他们应该享有的。”

那么,当地政府为何愿意给张蕙兰走后门呢.她又做了什么事情,能够受到如此高的待遇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张蕙兰的精彩一生。

张蕙兰是杨虎城的第二任妻子,她为杨虎城付出的精力最多,但两人相处的时间最少。

在杨虎城外出革命时,是她撑起了整个家,在杨虎城被国民党杀害之后,是她含辛茹苦的将孩子拉扯大。

张蕙兰于1904年出生在陕西蒲城的一户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家小药铺的老师傅,母亲是店里的帮工,家里仅有她一个孩子,日子还算过的顺遂。

许是生活轻松,父母的为人处世态度都十分温和有礼,这就使她从小养成了和善待人的习惯,加上精神世界富足,她已领先于同龄人一大截。

那天,药铺里来了一位老妇人。

“张师傅,您帮我看看,我这是得了什么病,胸口和腰隔三差五的疼,吃了好久的药都不见好,真是愁死我了!”

此时,父母外出替人看病了,而张蕙兰正在捣药,她就先给老妇人倒了杯热茶。

“老人家,我爹出去了,可能要晚点才回来,我也学过一些医术,让我帮您看看吧。”

随后,她仅用了十分钟就开好了一个药方,待父母回来后他才知晓,原来这个老妇人是杨虎城的母亲孙一莲。

由于杨虎城已经外出革命,家中仅有患病的孙一莲在苦苦支撑家业,张蕙兰见她可怜,便主动提出到她家中帮忙,一来二去之下,孙一莲便提出要认她为干女儿。

但张蕙兰心中却不这么想,她一心只想做孙老夫人的儿媳。

原来,她在帮忙的过程中知晓了杨虎城的英勇事迹,尤其是杨虎城冒雨拉着板车,将父亲遗体拉回安葬时的那一声怒吼,让她狠狠的心动了。

“你们给我等着,总有一日,我一定会推翻你们,让你们无法再鱼肉百姓!”

紧接着,她看到了杨虎城寄回家的书信,其中工整的字迹和饱含关切的话语都让张蕙兰爱上了这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在她的恳求下,她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杨虎城的妻子。

待孙一莲写信让杨虎城回来成亲时,却被告知对方已经在革命途中娶了妻,并且妻子还是队伍里的“花木兰”罗佩兰。

由于杨虎城厌恶孙一莲包办婚姻,甚至对未曾谋面的张蕙兰都产生了不满。

“这小子,真是反了他了!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敢随意嫁娶,他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亲娘.可怜我的兰儿,年纪轻轻就要受到如此委屈,是我们杨家对不起你啊!”

但张蕙兰并没有放在心上,她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应为儿女情长所累。此后,她不仅经常逗孙老夫人开心,还一手包揽了全家的事务。

杨虎城与罗佩兰生活的还算幸福,可随着革命浪潮的益奔涌,罗佩兰也有了身孕,他们没有办法再做革命夫妻,因此,他只得将罗佩兰送回老家,并请母亲进行照料。

可此时孙一莲的气还没消,罗佩兰刚进家门,她便开始阴阳怪气,话里话外都透露着自己的不满,甚至要求怀有身孕的罗佩兰下地耕作,幸而有张蕙兰做二人的和事佬。

“母亲这是做什么.姐姐是革命英雄,还怀着杨家的后代,夫君这是担心母亲没有孙儿逗弄,这才将姐姐送了回来,母亲万不可辜负了夫君的苦心才是。”

“姐姐比我先进门,那就是我的长辈,请您好好养胎,我会些医术,会好好照顾您直到孩子生下来,如果妹妹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还望您多多包涵。”

这番话让二人如沐春风,罗佩兰也与她成了好姐妹,不仅向她灌输了革命思想,甚至还手把手教她如何用枪。

时光飞逝,罗佩兰的临产期已经到来,但杨虎城还在外面革命,无奈之下,张蕙兰只得先帮她接生,许是生产令她元气大伤,罗佩兰在生产之后总是五步一咳嗽十步一喘,虚弱的不似当年模样。

此时罗佩兰需要静养,可杨虎城的一封来信打破了张蕙兰的计划。

“听闻佩兰已经生产,母子是否安康.如今我因要务缠身无法归乡,望蕙兰能将佩兰母子送到榆林,以解我相思之苦。”

于是,张蕙兰只得将家底掏空,为罗佩兰调配了许多强身健体的药,还缝制了棉衣等各种御寒的衣物,几天下来,她的双眼已熬得通红,身体也累出了疾病。

可她还是坚持将罗佩兰母子送到了杨虎城的驻军处,其中的艰难险阻自不必说,在那里待了几日后,张蕙兰便想告别众人回去照顾孙老夫人,不料,却被杨虎城拦住。

“你再多待几日吧,如今是我对不起你,你年纪轻轻就在我家忙上忙下,我对你的态度还如此恶劣,我实在不是人!”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你就应该在外面闯荡,佩兰姐懂得多,适合留在你的身边为你排忧解难,我没有文化就在后面为你料理家事吧,”

于是,他们仅相处了一周便分别了,张蕙兰在家乡继续耕田劳作,而孙老夫人早已将她当成了亲生女儿,将为数不多的传家宝都送给了她。

不久之后,国内的时局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使得张蕙兰带着家人开始了流亡生涯。

1926年,中华大地上军阀混战,搅得民不聊生。

其中以军阀吴佩孚最为嚣张,他想扩大领地并打击国民革命军的力量,而杨虎城驻守的西安首当其冲。

随后,他集合了近10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西安发起了进攻。

反观杨虎城,他的部队只有寥寥2000余人,在这种危急时刻,他只能一边做好军事部署,一边请求支援。

起初,吴佩孚曾派人对其进行劝降。

“杨虎城,如今的局势你也清楚,我劝你做个明白人,不要以卵击石,你不是我们的对手,只要你投降,我们就可以既往不咎,或许还能给你个高官做,但你若是一定要与我们作对,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杨虎城懒得理会这种不入流的手段,找准时机便向他开炮,而吴佩孚瞧见局势对自己不利,居然派人打听起他家人的下落,想以此来逼他就范。

幸而张蕙兰早早就收到了消息,立即带着孙老夫人出逃,她们一路上走走停停,甚至还遇到了搜查的士兵。

“我只是个过路客,请军爷们行行好,放了咱吧。”

说罢,张蕙兰往他们的口袋里各塞了一枚银元,这才换取了一线生机。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她刚花钱了买命,孙老夫人就生了病,日日咳嗽不止,有时还能咳出了血丝。

眼看她要命不久矣,张蕙兰只得花笔钱租下了一间民屋与村民同吃同住,这才躲开了官兵的追捕。

此时,杨虎城目光如炬的盯着不远处的吴佩孚部队,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城里百姓苦不堪言,外面的物资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短短几日就饿死了许多人。

这场战争愈演愈烈,百姓们的意见也越来越多,生存的本能促使他们做出了爬城门的疯狂举动,杨虎城虽然于心不忍,但他还是开了枪,只因这样能够保住更多人的性命。

8个月后,城里饿死的百姓一经过半,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所谓人间地狱不过如此,而这些情况都被人一一记录了下来。

看着部下送来的消息,他白日里指挥战斗,在晚上却失声痛哭。

“我对不起父老乡亲啊!想当年,我就是为了改变你们的悲惨生活才外出闯荡的,现在,我却一手造就了你们的悲惨生活,实在是枉受你们的照顾啊!”

除此之外,杨虎城还写信给张蕙兰询问母亲的近况,张蕙兰报喜不报忧,还写下了许多鼓励他的话,这才使他坚持到援军赶来。

当城内百姓为劫后余生欢呼时,罗佩兰却因病离世了,杨虎城挥泪写下了“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一联后,便只身一人到朋友家逃避现实。

吴佩孚被击退后,张蕙兰就开始寻找杨虎城的下落,直到国民党谎称孙老夫人病危,杨虎城才出现在众人眼前,而张蕙兰第一次对他发了脾气。

“我以为你是大丈夫,没想到你居然是只缩头乌龟!多少西安百姓为你而死,多少好儿郎为你奔赴战场,你这样对得起他们吗.只恨我不是佩兰姐,没有资格教训你,要不然我定会为他们向你讨一个公道!”

听闻此言,杨虎城终于幡然醒悟,他将孩子交给张蕙兰后就重新奔赴战场。

在此期间,他又与革命女子谢葆真结为了夫妻,原以为张蕙兰会大发雷霆,但她却十分赞同杨虎城的选择,并支持这二人一同完成革命大业。

而她自己则辛苦带着孩子和孙老夫人谋生计,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她只得在外抛头露面,机缘巧合之下她结识了一批革命人士,在闲暇之余还参加了革命。

自此,她已经从农家姑娘变成了一名革命人士,但杨虎城却因参加革命活动过于频繁而遭到了国民党的厌恶,特别是“西安事变”后,他甚至被蒋介石囚禁了十二年之久。

而这一切张蕙兰一概不知,她一边进行革命一边思考着该如何与杨虎城碰面,可直到最后她也没有等到见面的机会。

她经历了丧夫之痛个中艰苦自不必说,可她越挫越勇,不仅做好了后母的职责,将所有孩子培养成了国家需要的人才,还保护了多批革命人士。

1993年,张蕙兰向陕西人民政府提出了要与杨虎城合葬的“不情之请”。而政府也同意了这个请求,甚至刻下了“无名英雄”四个字,承认了她的一生付出。

毛主席曾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直接承认了女子的潜力和力量是无限的,有时甚至能抵得上一个青年壮汉。

如革命时期的邓颖超、宋庆龄和刘胡兰等等,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以女性柔中带刚的力量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张蕙兰便是杰出女性的代表,她以瘦弱的肩膀担起了一家人的希望,在杨虎城进行革命时她用心的料理家庭,在杨虎城被国民党杀害后,她又将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才。

后来,她亲自参与到革命当中,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在促进国家的解放和发展,甚至还获得了不少成就。

而她在临死前仅有一个“不情之请”,那就是能够葬在杨虎城的旁边。

张蕙兰对杨虎城忠贞不二,哪怕他们并没有相处很长的时间,或许这就是爱情真正的模样,仅一眼便误了终生。

那个时代的爱情就是如此的简单,仅仅是一个故事、一封书信便能让一名女子芳心暗许,即便她从未见过对方,但在她的眼中,对方就是自己这一生的归宿。

杨虎城家中多亏有张蕙兰进行照料,他才能够放心大胆的在外革命,这也应了那句老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辛苦付出的女人。

话题: 不情之请

《1993年,杨虎城之妻在临终前有个“不情之请”,政府:破例批准》由会员恶世书生(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