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鉴赏  > 

地府朋友圈-地府门口的一副对联,说尽了“因果”

古时候,人们把生存空间分成天、地,或者天上、人间、地狱。

人在百年之后,要去地府报到,去接受阎罗王的审判。人这一生的功过是非,都在这里说得清清楚楚,并且分毫不差。

因而,很多神话里,都会写一些地府的故事。

有趣的是,地府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阳间三世,伤天害理皆由你”,下联“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横批“你可来了”。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活力四射,天不怕地不怕,对于地府的事情,也就一笑而过。到了人生暮年,即将盖棺定论了,回头看自己的人生路,想一想社会上的好人、坏人,还有各种人生结局,就会顿悟—一切皆有因果。

更重要的,人们把地府编写成了一个公平正义、没有尔虞我诈的地方,也无法隐瞒所作所为。

解读地府的对联,可以得到以下几种人生真相,也奉劝天下人,诸恶莫作。

01

“阳间三世,伤天害理皆由你”:人性善恶,自知者明。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说:“人性本恶。”

关于人性的论断,众说纷纭。并且人性是难以改变的。比方说,贪财、喜欢炫耀、不知道满足、占便宜、算计别人等。

最难以理解的是,很多人犯错了,或者做了很多的恶事,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提醒和教育他,也不会悔改,正如一句谚语:“蛇不知道自己有毒,人不知道自己有错。”

相比之下,那些能够看透人性的人,就显得高大了。

有大智慧的人,做人性的控制者;愚昧的人,被人性牵着鼻子走,常常迷茫。

《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有这样的剧情:乾隆和纪晓岚慢慢走,慢慢聊。

忽然,乾隆问:“什么是忠孝.”

纪晓岚回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谓之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谓之孝!

乾隆随口就来:“那我要你跳河。”

眼看,纪晓岚走向河边。良久,他又回来了,说:“我遇到了屈原。屈原告诉我,明君不会让大臣跳河,昏君才会,还是弄清楚君王的德行,再说。”

大家相视一笑,这件事就过去了—皇帝为所欲为,臣子巧妙提醒,及时化解了悲剧。

相比之下,电视剧里了和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只知道贪财的好处,只想把钱财留给子孙,对于学问、道德等,毫无顾忌。人性的放纵,让他身败名裂,子孙都受到了连累。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把人间的一切,都看透,人就活得通透了,也真正区分了善恶。从而,人活着,就会“惩恶扬善”,从而实现了“趋利避害”,一生活得安宁。

02

“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善恶有报,慎言慎行。

很多人,在活着的时候,做了很多坏事,但是没有什么报应。这样一来,就宣扬了“恶人乐逍遥”的谬论。

事实上,作恶多端的人,就是生前没有得到恶果,死后也不得安宁,仍旧要承担后果。这就是“地府”对人的警示。

《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六卷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淳熙年间,明州的夏主簿和林氏合作开酒店。

林氏出资少,但是精于算计,派了八个伙计到店里管账,导致账本一塌糊涂,大部分的收入,也进了林氏的腰包。

无奈之下,夏主簿和林氏打官司。林氏买通官府,赢了官司。前来作证的刘八郎,拒绝林氏的贿赂,因而被仇恨。

若干年之后,夏主簿、林氏、林家的伙计过世。

刘八郎忽然对妻子说:“我收到消息,要到地府去给夏主簿作证,三日后回来。”

阎王经过审讯,让林氏下了地狱,又对刘八郎说:“穷人不受钱,更为难得,岂可不赏.添他阳寿一纪。”

后来,刘八郎活到九十一岁。

诗曰:“阳世全凭一张纸,是非颠倒多因此。岂似幽中业镜台,半点欺心没处使。”

一个人在人间为非作歹,还躲避了责任,那么到了地府就得受苦了。这是没有定论的事情,但是其道理非常明显,也很正能量。

更可悲的是,那些做了恶事的小人,一旦入狱,那么人间也变成了他的炼狱。这不就是“地府”里的规则吗.

如果你深度领悟了地府的对联,那么你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会想一想前因后果—看到了美好的后果,那就积极行动;想到了恶果,那就马上停止。

一件事在发生之前,就停顿了,这就是最佳的“止损”方式;一件事正在发生,能够停止,那也是“亡羊补牢”,还有改变的余地。千万不要一意孤行,把道德和法律,置之不理。

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意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好事坏事都瞒不住,承担责任是必须的。

作家茨威格说:“一个人能力所不及的地方也就是他的责任的界限。”

但凡不能承担责任的事情,都不要去做。否则会坑害自己,伤害家庭。

03

历史学家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

人活着,真的不必猖狂,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了。真正成就自己的,是德行。当自己很老了,还能有好的口碑,能有尊严地离去,就是最大的福气。

你做的一切,又会回到自己身上,正如对联的横批—“你可来了”。

从今往后,但行好事,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素材来源于网络。

话题: 地府朋友圈

《地府门口的一副对联,说尽了“因果”》由会员书与惊鸿(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