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看王维的《使至塞上》
- 话题: 归雁入胡天
- 2023-11-19 10:52:10
- 作者:枕墨书香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简洁的语言却描绘出了塞上的大漠风光和长河落日,营造出一幅既壮观又感人的画面。这是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使至塞上》,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首著名的五言律诗:
一、诗词原文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王维所作,以他出使塞上的旅程为背景,展现了大漠的雄浑景色以及诗人对此的感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作于此次赴西河途经凉州时所作。此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王维此次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担负着安抚边地重任。在漫长的三十七年的岁月里,王维一直在地方上做着地方官吏,转徙于各州、郡之间,他对边塞的军事生活和自然风光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三、诗句赏析
首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交代了诗人此次出使的目的和行程。诗人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出使的路线和行程,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坚毅的品格。第二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行进中的旅人形象,传递出一种飘零之感。第三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表现出边塞的荒凉与壮美。最后一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同时也暗示了边疆地区的安全状况。
四、作者的思想
王维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边疆地区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他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整首诗流露出王维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五、诗的影响
《使至塞上》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艺术表现而著称。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文学上被广泛传颂和引用,而且在思想上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它表现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使至塞上》以其深刻的艺术表现和独特的思想感情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对于我们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看王维的《使至塞上》》由会员枕墨书香(非本站编辑)发布,侵权投诉邮箱:2532939301@qq.com,本站如收到投诉将立即配合删除该文章,并注销该会员账号。